我跟維健三十年交情,當年「真言社」的名字還是和他一起取的——那時我想以「Mandala」做為公司的英文名稱,卻苦無相應的中文——還記得那天在他家,我們兩個翻找著梵語字典,後來發現經常在中文裡被翻譯成「曼陀羅」或「壇城」的Mandala,在日本被翻譯成「真言」。當下我們都很喜歡其中漢字的意思,於是有了後來的「真言社」(Mandala Work)。
當時維健還任職於中國時報,為了感謝他對於公司的幫忙,特地幫他印製了一款有點奇怪的名片——Jeslov Manjushri——他原本的英文名字是Jesse,Jeslov 的發音等同於Jesse love,而Manjushri則是文殊菩薩——整個名字合起來,就是「維健愛文殊菩薩」的意思。
我今天特意找到這款名片,往事歷歷在目。想到老友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還關心著種種台灣社會和歷史的議題,特作此文,祝福他在生命彼岸能夠了無罣礙,圓滿喜樂。
https://www.facebook.com/iamnisan/posts/755408157988191